主權基金:以新加坡 GIC 為例

Ivan Cheng
Dec 14, 2023

簡單介紹主權基金是什麼、新加坡政府主權基金GIC以及整理一些主權基金相關的延伸學習資料

src: crackittoday

主權基金的起源

主權基金”的概念最早由2005年 Andrew Rozanov 在“Who holds the wealth of nations? 所提出,其指出各國家針對“如何管理外匯存底”由過去保守投資逐漸轉變為更加彈性地投資方式,亦對金融市場產生不同程度影響。

什麼是主機基金的用途

當國家由於 貿易盈餘、天然資源或是國際援助而累積外匯資金 (或稱外匯存底 foreign reserve) ,政府就會決定如何應用這些盈餘。

傳統上外匯存底多會由各國央行管理,由於風險承受度較低,往往會選擇購買流動性高、風險較低的金融商品。

然而隨著許多國家經濟增長進而累積更多外匯存底,過去投資方式變得過於侷限,各國政府需要向外尋找能將資金發揮更大的效益、同時也得確保國際局勢動盪時國內所需的緊急資金。

註:每個國家的外匯存底數據,可以透過世界貨幣組織IMF的統計資料取得

各國主權基金

聖地亞哥原則

主權基金可以大程度幫助外匯存底的運用,然而不當的管理規劃更可能造成舞弊或資金濫用。對此主權財富基金國際工作組(IWG-SWF) 於2008年提出一套主權基金的設立準則,詳請可參見 Santiago Principles

Andrew Ang: Sovereign Wealth Funds 列舉的評估準則
註:IWG-SWF目前已由國際主權基金論壇(IFSWF)取代,可以在論壇官網上找到不同國家主權基金的報告(未加入該組織主權基金則不在此內)

新加坡主權基金GIC

誕生背景

新加坡在1970年代獨立後經濟持續增長(參考:超簡略版 — 馬來西亞與新加坡歷史),年均增長率約為9%。由於積累大量的外匯儲備,內閣開始重視如何確保儲備金能獲得更好的投資回報。

GIC建立契機

當時新加坡的海外資產主要由金管局(以下簡稱MAS) 底下的兩個部門:外匯管制部、海外投資部負責。假設想透過內部改革來提升投資回報,金管局須要克服以下難題:

  • 風險的態度差異:金管局為了確保新元匯率穩定,其主要投資對象常常是低收益的短期國庫券,與達成高投資回報往往互相違悖
  • 專業人才:金管局並非專業投資機構,缺乏投資各種資產的專長。若想招聘專業投資經理,政府機構與基金經理人的薪酬結構不同,用同樣的薪資可能無法吸引到投資管理需要的人才
  • 其他因素,如監管不易、管理結構複雜等….

經過內外部的討論,當時新加坡副總理吴庆瑞決定在MAS之外,另外成立一個獨立的投資機構,專門負責外匯存底的投資管理。

1981年5月,新加坡政府投資部門(GIC) 正式成立。

註:挪威主權財富基金雖然隸屬挪威央行,但具有獨特的組織結構以及獨立的政策

因應國際變動

創立後的十年間,GIC透過多元的投資迅速累積盈餘。然而隨之而來的國際金融局勢大動盪,如1997年爆發亞洲金融危機、2000–2002年網際網路泡沫化、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等,都考驗著GIC的投資策略以及緊急應變能力。

現今發展

在2023年,新加坡GIC主權基金規模為全球第六大(資料來源: swf) ,掌管資金約$769 billion USD。

註1:更多關於GIC的成立故事,可以參見這本【宏愿: 新加坡外汇储备与主权基金的故事】。
註2:新加坡另一著名主權基金—淡馬錫(Temasek Holdings)與GIC略有不同。例如Temasek可以購買新加坡國內標的,但GIC只能購買國外標的。可參考駐新加坡代表處的這篇文章或是搜尋相關資料比較。

延伸學習

臺灣現況

20230510 針對設立主權基金舉行公聽會(全程)

其他國家主權基金

挪威

參考資料

--

--

Ivan Cheng

在新加坡的菜鳥軟體工程師,歡迎私信交流:ivan861118@gmail.com,或是透過LInkedIn聯繫: https://www.linkedin.com/in/chengyijen/